作者:Siubuding | 留言时间:2020-10-23 18:48:03 |
这类文章已零星流通近三十年。 |
作者:Siubuding 回复 一草 | 留言时间:2020-10-23 21:25:48 |
这类文章已零星流通近三十年,因为自1989 64 我党的教育事业不再失误。 自从邓二核心发出“不争论,向钱看”的伟大号召, 自从江三核心遵照邓的各种光辉指示,重新加强了我党对科研的领导。 1979-1989是中国大陆基础科技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华民国所培养的科技人才还有些死剩种,就是那些刚被我党落实政策党恩浩荡解放的白专牛鬼蛇神。他们成材的时候并没有又红有专,有很多还是文理兼备的通才。他们拼命工作,欲夺回被中共建政后各种运动所耗废的黄金岁月,发生了很多类似《人到中年》的故事,英年早逝。 @不更显得你绝顶高明、先知? 先知算老几? 我只需让历史告诉未来。 何需聪明? All you need is common senses and critical thinking. 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秦制加科举,让天下聪明人进入毂中。 |
作者:一草 回复 Siubuding | 留言时间:2020-10-23 22:09:26 |
要说文中提到的状况已逐渐形成并延续了约三十年,还有些说得通。 说“这类文章已零星流通近三十年”,就带有自以为高明的腔调了。当90年科技/科技人员也开始向钱看,人们对之的认识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到写成有些深度认识的文并流通起来,要个十年八载。你把那说成即时发生、即有较深认识,话就显得轻飘缺乏根基了。 |
作者:Siubuding 回复 一草 | 留言时间:2020-10-23 23:22:53 |
这类文章已零星流通近三十年,而且写得越来越肤浅和狭隘,大概是因为作者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或者是政治环境越来越严苛,或者兼而有之。 90年代中后期我与相当多的中国大陆从北京到广东的新兴科技企业的创始人(30岁-60岁)打交道,与现在若干鼎鼎大名的相识于微时。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