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毛泽东诗的文学水平
评毛泽东诗的文学水平
评毛泽东诗的文章看过不少。说毛诗好的多因为推崇毛泽东,说毛诗不好的多是批评毛诗不合格律,特别是不讲平仄和重字较多。鄙意单单以格律论诗或以人论诗都有失之偏颇之处。还是就诗论诗,从境界、创意、意境、佳句、结构、语言和诗词格律诸方面分析比较妥当。写旧体诗,往往律诗上最花功夫。律诗上也最能见诗人功力。所以我们评析毛的诗词水平,可以从毛泽东的律诗入手。
什么是诗?诗不是把句子码整齐,押上韵就行了。从形式上说,既然是古诗,就要遵守古诗的起码格式。否则改叫自由诗得了。古诗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为严格。这格律又分为韵脚,对仗和平仄,并提倡少用重字。当然不以辞害意,如有佳句,境界很高,可以不拘泥格式。今人写诗,平仄可以不太苛求。因为古人用平仄,是为了使律诗便于咏唱,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今人很少用古人的唱法诵诗了,而且现代普通话的音调也与古人不同。所以在平仄上可以不苛求。只要读起来,有诗感不拗口即可。不重字的要求要具体分析。像重字可以用在音韵效果上(比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中的三个黄鹤),以及重字用在叠字强调时(比如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另外在换用其它字,则不能达意的场合(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句中“人”字)。。但是屡屡用重字,特别在不当用时仍用之,反映了作者的文字功力不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足。对于今人律诗,以上两方面可以不苛求。但是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应该是最低要求,否则就不叫律诗了。
再说内容结构。诗要含蓄,有余味,律诗尤其要惜墨如金,五十六字字字不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营造出意境。切忌反复描写,画蛇添足,生怕读者不明白。更忌白话入诗,忌无味,平铺直叙。律诗四联,一联一法,最是讲究起承转合。初学者写律诗,常常容易四联反复,原地踏步。
道理干说无味,不如解剖几只麻雀。先拿《长征》开刀。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门见山,直点主题。但是以标语口号入诗,略显粗白直露。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状写红军爬山。此联对仗不是很工整,乌蒙对五岭不妥,应可避免。只能算是宽对。另外高手对句,讲究不同义反复,上下联要有层次。更好一些的对句,叫流水对,意思上有展开,上联是下联的铺垫,下联是上联的进展。比如白居易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好的对句是那种工整的流水对。毛的这上下联都是在写红军爬山,同义反复,原地踏步。此叫 “合掌”,是做诗的大忌。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又是合掌。而且颈联还是颔联的重复,只是山不转水转,这联转到水上了,缺乏意思上的转折。即使换个地名,但在意思上没有递进,仍然是重复。两联完全可以并做一联,比如改为“五岭途艰乌蒙险,金沙水暖大渡寒。”这样上联写山,下联写水,就不是合掌了。古人也有地名入诗,但是地名不能堆砌,不能让人觉得在上地理课。毛四句四地,加上“岷山”,一首诗里写了五处山川。中间四联都用在起头处,太呆板整齐,没有流动感。而且给人以硬凑上的感觉。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做诗如打仗,三渡乌江,四渡赤水。到结尾时山还没写够,调头又去说山。律诗写到这种罗嗦反复的水平在古人中是很少见的。长征是什么?长征是战略转移,死里逃生。也许还是毛说的“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可惜这些“重大意义”都没有在《长征》中反映出来。从诗里面你只能看见走路,爬山,涉水。走了几个地方。翻来覆去,一言以蔽之,一双脚丫子跨越了三水二山。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四个段落,都是一个意思,没有转折,没有递进,没有铺陈,怎么会是好文章?内容是否单调?
网上流传一首据《长征》改编的打油诗:“当官不怕赴宴难,千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走鱼丸。桑拿洗得周身暖,麻将搓到五更寒。更喜小姐肌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 此诗虽属打油,但状景写实,历历在目。脱开政治内涵,只说起承转合,层次递进,联句对仗,总体律诗水平上,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比《长征》稍好,首联起的还有气势。但是颔颈二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仗词性不合,连宽对都谈不上了。全诗四联基本是一个意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犯单调重复之忌。最好的一句是“天若有情天宜老”,但可惜这句是一字不改抄李贺的,放在这里和下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连接很突兀。这首诗被有些人推崇为有气魄。但有气魄也并不一定就是好诗。文革中有一首歌,叫“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一群红卫兵上台,挥拳头跺脚,翻来覆去就是一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来就是好!” 也是很有气魄的。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律诗中首联对仗的很少。毛在此联中欲对未对。只对上了前四个字。“未能忘”对“叶正黄”不恰。颔颈两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该对仗时却对不上了。还是功力不够。颔联十四字只是用来写时间。作为诗,语言太不精练。
《到韶山》: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上联来自唐人张沁《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下联崎岖拗口。“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对仗不工,“卷起”改为“漫卷”就好多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对仗不工。尾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因为中间缺乏过渡,显得突兀。
《登庐山》:此诗是毛律诗中写得最好的。只是颔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出句好,对句不佳,看得出是为了对仗而滥竽充数。有狗尾续貂之憾。“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对句也很生硬,浪下生白烟,不知所云,似在凑数。“陶令不知何处去?” 问得多余,当然在坟里。
《送瘟神二首》:第一首颔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又犯了合掌老毛病,上下联同意反复。“人遗矢”嫌太粗,开了以后放屁入诗词的先声。颈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又是合掌。第二首颔颈二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四句都是同意反复,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起承转合。说到此,想起一段故事。文革时,毛一个五七指示,各部委、院校纷纷办五七干校。卫生部深知余江的血吸虫没有消灭,瘟神仍在,在江西省选址时绕开余江,把干校选在庐山脚下。而清华大学则傻愣愣地去了余江。卫生部由于毛的送瘟神诗,也不敢声张,睁着眼睛看着清华往火坑里跳。结果瘟神再次逞凶,许多清华的老师和干部也就“一样悲欢逐逝波” ,得了血吸虫病。我叔叔也在其中。老毛诗词给这一代人再次带来了灾难。
《答友人》:此诗意境平平,也不讲起承转合。全诗无佳句。“长岛人歌动地诗”之动地诗一语似出自小学生之口。全诗是颂圣诗。描述湖南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昌盛。此诗作于1961年,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其实是天灾人祸。人祸的根源就是毛。当时中国正是饿孚遍地,哀鸿遍野。全诗中最好一句是“我欲因之梦寥廓”,但还是抄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我欲因之梦吴越。”
《冬云》:此诗豪言壮语,气势压人,但意境平平,无回味。语言直白,无诗味。“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是合掌。
由以上分析,毛诗从总体上看,不讲起承转合,缺乏抑扬顿挫;一泻无余,单调重复,没有余味,修辞粗糙。为什么在近代却流行,影响很大呢?唐代虞世南咏蝉诗曰“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谬改两字,来说明毛诗流行的原因。“居高声自远,何况籍秋风。”老毛地位亿人之上,一呼万诺,高高在上,气魄大口气也大。我等做诗,口气一大,定会被人讥为狂妄,不自量力。但毛的狂妄,反被人尊为伟大。口气大的诗,容易受推崇。秋风指文革。毛诗流行主要是因为文革。《诗刊》1957年就出版了毛诗,1963年又出单行本诗集。但毛诗并没有火起来。按当时毛的领袖地位,不应如此。实是因为当时群众能读到古诗,瑕瑜互见。当时诗界的泰斗中颇有些人不以为然。当然拍马屁者流亦多,如臧克家,郭沫若。
文革时,百家俱废,独尊老毛。故人人皆读毛诗、诵毛诗。唱的是毛诗,邮票上是毛诗,战斗队以毛诗命名(如百万雄师等等),写文章引用的还是毛诗。那时人们的历史和文学知识都是来自于毛诗和毛著的注解。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毛诗浸润到当代人的骨髓中了,毛诗得以深入人心,以致于出口就是毛诗。这就像那时代过来的人,现在唱起卡拉OK来还是样板戏、语录歌最拿手。
我的观察,喜欢毛诗的人,大多数没有读过较多的古诗,没有真正领略到唐诗宋词的深邃文采。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历代的诗词瑰宝,数不胜数。不要将自己的眼界局限于毛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句《龙江颂》的台词(时代的影响太难去掉了) “不要让巴掌山挡住了你的眼睛。” 通过提高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http://www.dushu369.com/mingrenzhuanji/HTML/16648.html | |
|
| 而更正规的党史,《毛泽东传(1949-19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ISBN 978-7-5073-1512-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逄先知、金冲及主编 (编). 《毛澤東傳(第六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后和1973年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和政治局委员说,他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岛上,另一件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https://www.dswxyjy.org.cn/n/2013/0111/c244520-20169552.html 当然,我不会否认毛在1976年的时候重复说,并加料日本人;而当两成件事来说。这可能是我党文过饰非,也有可能毛当时严重老人痴呆,数口不清。
| |
|
| 正是。我小时候学中国革命史,两件事根本没提日本人。然而,人民日报正规党史说:1976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华国锋等人进行重要谈话。毛泽东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召见华国锋等人,对他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65700/4442213.html
| |
|
| 贊同渚老所言。 順便插句話,老毛曾化名李德勝,最後一任妻子江青本名姓李,毛的兩個女兒也改姓李。 | |
|
| 【毛泽东喜欢杜甫的写实风格,不喜欢李白的酒后神神叨叨】 毛泽东最喜欢的是“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是文革中宣传很多遍的。是谁告诉你毛喜欢杜甫,不喜欢李白?
| |
|
| 作者:赛昆 | | 留言时间:2022-05-15 16:02:58 | |
| 毛的手书:
https://blog.creaders.net/u/285/upload_file/20220515160210.jpg | |
|
| 作者:雨村 回复 思芦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7:57:44 | |
| 你不必浪费时间和hapoi这个脑残毛左讲道理,他为了证明毛泽东伟大,胡说四川涪陵地区没有饿死一个人,而一个涪陵的中学教师通过30年的详细调查证明涪陵地区饿死了140万农民。 | |
|
| 作者:奥维尔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4:34:50 | |
| 喜欢毛诗的人,大多数没有读过较多的古诗,没有真正领略到唐诗宋词的深邃文采。 ---- 这是铁定的。 土共还吹毛是书法第一,相信的人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 |
|
| “毛主席生前曾经对我们讲过,他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打倒了蒋介石,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一件是,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两件事都证明毛了的邪恶。 ----- 哈,哈,毛的数学再差,也不至于数不到三。土共害羞,偷偷撒谎帮毛加了一件大事,却把毛弄成数不到三的白痴一样。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3:01:07 | |
| hapoi 有文学素养,喜欢摆龙门阵。 肯定也会写诗!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2:57:02 | |
| 谢提醒,一查此诗是黄巢的,牛! 钟山风雨南京慌,土鳖百万渡长江,,,估计毛匪多半是剽窃黄巢的思路,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hapoi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1:03:27 | |
| 你是油盐不进,一味胡搅蛮缠。看看文章再来说话,你在哪里看到我做平仄分析了? 怀疑你懂不懂什么叫平仄。另外律诗没有词牌。不懂不是你的错,不懂而强辩,丢人现眼就是你的错了。
| |
|
| 作者:hapoi 回复 思芦 | | 留言时间:2022-05-14 10:30:54 | |
| 我讲的是你现在采用的所谓平仄等等的分析手段都是后来的东西,满音当然改变了太多的汉字发音,这个基础都变了,文人们对古诗的分析系统就是不靠谱。你把毛生前发表的一首最差的诗,与同样词牌律诗中特别好的古诗列出来一下,我体会一下好古诗与毛诗的高下好吗?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hapoi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9:43:48 | |
| 格律诗不仅要求平仄等和发音相关的东西,还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和发音无关。本文没有评论和古汉语发音相关的东西。你大约连文章都没看,就来评论,所以牛头不对马嘴,又一堆废话。 旧文一篇,吹灰之力,没下什么功夫,谢夸奖。 另,古风不是古诗,只是一种诗体,格律要求不严。
| |
|
| 作者:hapoi 回复 思芦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9:15:19 | |
| 毛泽东当然写的不是古诗,他只是大概用一些古诗的格律。但是,古诗格律因为汉语发音已经大致采用满人的音调了,古音都不太清楚了,还怎么论证。 至于说文学水平也是各自观点。你若真不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你也不会下功夫评论,不喜欢的人都下功夫了,可见一斑。 我无力提高对毛泽东诗词的文学评价,我只是觉得中国文人多数比较奇葩。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8:21:32 | |
| 朱元璋、黄巢的诗都很霸气,喜欢的人也不少,但文学水平就是另一回事了。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hapoi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8:18:03 | |
| 文中已说,现代律诗,对平仄不应苛求,对仗,押韵,起承转合是起码要求。否则可叫新体诗,古风等等。 说到喜欢不喜欢,你贴错了,此文叫评毛泽东诗的文学水平,你应该贴到“评毛泽东诗的流行性”一文下面,在这里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7:04:55 | |
| 何况队伍里,喽啰献媚识子曰格律平仄的多去了。 江山如此多娇,,,,你想出一本诗集,太小儿科了。 樓主與我假如早生數年,那二年當土匪流竄大西南橫斷山,妳我雪嶺上橫刀立馬放眼;老子的隊伍,背著長長短短炮火,穿得像叫花子壹樣的嘍啰壹眼無邊,,,,!壹樣也能寫出點啥。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6:55:00 | |
| 作者:倩影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5-13 12:57:59 雖然不如您的古詩高深,但廢話還不至於吧。您壹個讀書人,這樣說人家也不大合適吧。深邃文采,格律功力當然是好,可惜不是玩不下去了嘛。還有多少人懂這些,有多少人在乎這些?好聽,被感動了,不就行了嗎?詩啊歌啊的,不就是給大家共享的嗎。 +++++++++++++++++++++++++++++++++++++ 有理! 詩啊歌的无非是一情绪宣泄,平仄格律也是修个啥亭子的木棒加七孔砖还是用水泥a篱笆搭。文学诗歌表现人格精神而已。毛诗其实就是匪诗。 楼主与我假如早生数年,那二年当土匪流窜大西南横断山,你我雪岭上横刀立马放眼;老子的队伍,背着长长短短炮火,穿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喽啰一眼无边,,,,!一样也能写出点啥。 | |
|
| 作者:hapoi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6:45:25 | |
| 根上论说一下。现在普通话基本上是满人的滦平音调定下来的,用这个发音系统议论唐诗宋词本来是不妥的,但满清初期搞四库全书时对唐宋古诗有取舍,有修改,这些事实要记入。 毛泽东基本上不会普通话,他的湖南话为音调来论是否又是另外的格局。 毛泽东喜欢杜甫的写实风格,不喜欢李白的酒后神神叨叨,我现在比较理解他了。 诗是精炼的语言,有流行就成功了,毛泽东已经被中国传统的三大主流精英(华北指鹿为马派,江浙沪捣糨糊逻辑混乱派,及四川龙门阵派)批判四十年,也被亲苏的三中全会派毁谤四十年了,但他的一些独创语句流传下来的可能没有任何文人超越吧? 你有你的独家看法,这样的人很多,但喜欢毛泽东的文章与诗词风格的人也很多。 我比较喜欢他写的《娄山关》和《长征》。 文化要革命。 | |
|
| 作者:hapoi | | 留言时间:2022-05-14 06:28:04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倩影 | | 留言时间:2022-05-13 13:22:05 | |
| 你那篇废话在这里牛头不对马嘴,说废话是客气。一一驳斥是瞎耽误功夫。 改写新诗去,谁又在乎?不要自称七律。想写律诗的都是在格律下玩文字功夫。
| |
|
| 作者:倩影 回复 思芦 | | 留言时间:2022-05-13 12:57:59 | |
| 虽然不如您的古诗高深,但废话还不至于吧。您一个读书人,这样说人家也不大合适吧。 深邃文采,格律功力当然是好,可惜不是玩不下去了嘛。还有多少人懂这些,有多少人在乎这些?好听,被感动了,不就行了吗?文化的趋势就是大众都能懂,而不是一小部分有学问的人独享,不是吗?所以,才白话文,鲁迅甚至认为汉字都太复杂了,影响了中国人的教育普及。过去天主教会只有神父能读圣经,牛叉哄哄的,不是也玩不下去了吗?最后宗教一改革,大家人人都可以读圣经。。。 诗啊歌啊的,不就是给大家共享的吗。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倩影 | | 留言时间:2022-05-13 11:27:20 | |
| 近似于废话。 律诗要讲格律,要不你干脆说你是新诗,自由体。不要挂羊头,卖狗肉。 没人反对你喜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你也不能阻止别人评价。
| |
|
| 作者:倩影 | | 留言时间:2022-05-13 06:13:12 | |
| 个人看法哈,我也是不懂诗的。 1。不对仗工整,不代表就不招人喜欢。 2。文学的风采各式各样,不代表唐诗宋词的风采就高人一等,别的都不值得欣赏。
就我本人来说,我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还有鲁迅的毛的,没人教我,我也看不太懂,但就喜欢,因为读起来好听。我有个小本本,都抄满了,我来加拿大都带来了,有时翻翻,看着自己儿童时期的字迹,有些诗词是我现在Google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我听歌也一样,旋律好听,我就喜欢。我想有我这种特点的人也不在少数。毛的诗词我觉得就像流行歌曲,艺术成就如何,不知道,但特别好听,古今合璧,特别煽情。这是毛诗词的特点。我很喜欢。毛本人如何,是另话。但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不容否认。文学作品,人们喜欢就是硬道理,不是吗?
| |
|
| 1965年在党内被刘少奇孤立的毛泽东写的诗词证实了他的思维和文字水平: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据认识毛的亲属讲,毛的理论文章《矛盾论》等实际是他人代写的,包括原中宣部秘书长艾思奇,秘书胡乔木。 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告诉与会者:“毛主席生前曾经对我们讲过,他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打倒了蒋介石,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一件是,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两件事都证明毛了的邪恶。 | |
|
| 好的,有些意思了,突然明白幾位西部作家的流行似乎也跟黨的指導有關係。 | |
|
| @我知道東北文化占領大陸文娛市場太過明顯,但不瞭解黨怎麽操弄西北文化的。
80年代,有《走下神坛的毛泽东》,《黄土地》,有各种将延安时期的中共的作为浪漫化的文艺作品。 西北风主要指陕北黄土高坡延安之类,与西安无关。 | |
|
| 作者:思芦 回复 钟雨 | | 留言时间:2022-05-12 10:54:59 | |
|
| 長安文化跟中原文化對比孰優孰劣,還是可以商榷的。 上面話題且放一邊,“80年代獨尊西北文化”是指文藝上向延安精神靠攏嗎?我就是好奇而已,我知道東北文化占領大陸文娛市場太過明顯,但不瞭解黨怎麽操弄西北文化的。 | |
|
| @周、秦、隋、唐幾朝皆出自西北
龙起之地而已,不代表文化兴盛。还是要逐鹿中原。周、隋、唐皆尊重中原文化,唯秦焚书坑儒(不是儒家)。
文化兴盛,从来都是靠有闲人士,只有富饶之地才多,如中原。秦儒之妙处是,有闲人士被局限在四书五经,其它的项目皆旁门左道,奇技淫巧。 | |
|
| 周、秦、隋、唐幾朝皆出自西北,文武兼具的文化,要比相對更尚武的東北游牧文化成熟。即使平民階層的西北風也雅俗共賞(相對二人轉而言)。 “80年代獨尊西北文化”具體指什麽? | |
|
| 到了改革开放年代,我党加大力度打击地方文化和方言,然而,在80年代独尊西北文化,有所谓西北风。到90年代,再捧东北文化和东北方言和口音。 西北和东北,从来不是中华文化荟萃之地,也不是地方文化发达之地。我党这样选择性地捧这两地文化,应该非偶然。 | |
|
| 作者:席琳 | | 留言时间:2022-05-11 17:34:52 | |
|
| 作者:钟雨 | | 留言时间:2022-05-11 15:03:56 | |
| 讲得很有道理。以前看毛诗,没有从对仗、合掌及层次递进去分析。 不过毛认为他最擅长的是长短句(词),建议博主再分析一下毛的词。
| |
|
| 《到韶山》是我至爱。
引用“唯有牺牲多壮志”是最多的。共11首。
太祖到韶山的写照和心境 (2021-10-08) 马列秦制已十年 国旗两星早作贱 公社收起农奴戟 红手高悬极权鞭 唯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血海千重浪 遍地尸骸下硝烟
| |
|
| 为《长征》做点辩护。从历史的角度看,长征路线兜兜转转,还有四渡赤水,所以。。。。。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1 14:36:43 | |
| 期待楼主, 下一篇文章: “ 论希特勒的艺术涵养 ” | |
|
| 作者:巴黎老高 | | 留言时间:2022-05-11 14:33:11 | |
| 我的觀察,喜歡毛詩的人,大多數沒有讀過較多的古詩,沒有真正領略到唐詩宋詞的深邃文采。祖先們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產。 ============================================ 我的感觉,喜欢茅屎的人,大多还是红旗下没爆壳卵子蛋,以初级的现代文明觉悟的要求说-----就是垃圾,脑残。 |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