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2日星期日

文理分班与又红又专

文理分班与又红又专
   
   
   80年代中在中国大陆的大学,盛行文理互相渗透的风气。然而,与此同时,从83、84年开始,在高中二年级,开始实施文理分班。教育部门的理由大概是让高考生集中精力高考,应付文理专业的招生标准,不必要学太多与要报读的大学专业无关的课程。例如,你要报读中文或者经济专业,就算是文科,这样就不必读物理和化学的课程;如果是物理或者电脑专业,就不必读地理和历史的课程。
   


   这教育政策明显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然而,其表面的目的和作用与实际的作用和必然发生的结果是矛盾和冲突的。在80年代,高考生的百分之七八十是注定考不上大学的;高考被称为万众起过的独木桥,而大部分人是要掉下桥的。
   
   那些"落榜生",就要开始到社会工作了,做什么呢?文理分了班,文科班出来的,却不是有文科专业文凭;理科班出来的,也没有理科的专业文凭。知识是"专" 了,却没有专业文凭。这给找工作带来困难,也影响了工作能力。有些学校设有"非高考班",在这些班的学生,就是给"抛弃"了的,不用指望学校会用心用力教育他们,反正学校的"政绩"是紧扣高考的。
   
   所以,文理分班,虽然让高考生集中精力高考以应付文理专业的招生标准并为相关专业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然而,却削弱了大部分的"落榜生"的工作能力。
   
   数一数文理分班的政策能带来的表面好处(理由):
   1. 高考生集中精力高考,分数可以较高。
   2. 为相关专业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可是,分数高又怎么样?高分的、满分的"高考状元"更多点又怎么样?这又不能增加大学学额,让更大比例的考生上大学。精通了高中时的那几本薄薄的课本,对啃大学里的一大堆"砖头"有多大帮助?
   
   想来想去,这政策到底给谁带来好处呢?是了,也许就培养了"又红又专"的人才了。无论如何文理分班,政治课是少不了的。"又红又专"这东西近几年在中国大陆不怎么提起了,也许是因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而略嫌老土了,然而,却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理科专业人士缺乏人文情怀,更好做"技术官僚"了,需知道"技术官僚"是当代"依法专制"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科专业人士缺乏逻辑思辩和科技知识,就更容易拥抱那些经不起基本逻辑和常识推敲的"伟大的""理论"和"思想"了。
   
   再想想,这是"分而治之"的古老政治智慧的重要升华啊!一个老谋深算的"核心",通常不会倚重某一派别的手下,而是习惯玩"政治平衡",让各派互相打架,这样"核心"就可以买空卖空获得政治利益,并且要时常打压具有综合政治实力的个人和势力。文理分班的政策和"又红又专"的鼓吹,其本质是:对国民的思想分而治之,换句话说,是打着"专业化"旗号的愚民政策。
   
   
   [2002-09-2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 朱镕基==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掘墓人

  朱镕基==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掘墓人 ====================== 作者: Siubuding  回复  Siubuding 留言时间:2024-11-30 16:25:26 文是指语文,文学和人文。 回复  |  0 作者: Siubuding  回复  体育...